关灯
护眼
字体:

芦庵参透芦义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  交芦庵原名正等庵、芦庵,位于秋雪庵之东。据咸淳志记载,宋绍兴年间(公元1131-1156年)侍卫马军司创建。至明万历初年(公元1573),如觉法师从龙归坞移锡于此。宗伯董其昌题名为“茭芦”据说此题名为“交芦”之误。因为“交芦”是取佛经“根、尘、识三都无实性,同于‘交芦’之义。”亦以庵构建在芦荡之中,故直名“芦庵”自此之后正等庵就改名交芦庵了。

    明崇祯改元(公元1628),如觉法师的后嗣性法师逝世,瑞法师接任住持之职。瑞法师能出色地继承了先师的遗业,拓庵成院。四周以竹篱为围墙,篱门虽设而不关。魏塘大学士钱士升为它题额,名曰:“复古正等院”拓建后的正等院,前面为忏堂三间,大学士张瑞图替忏堂题名为“园应”堂中设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和千手千跟观世音菩萨尊像。圆应堂后面为三间观堂,两侧厢屋“蜂房燕寝”住着很多僧众,又简陋又拥挤。圆应堂前种植多种名花,其中有一种叫千叶杜鹃者十分珍奇名贵。后面天井中种有桃花、茶花,还有藤本打结树。其中有二块太湖石碑,大小形状与宝刹塔的石碑一模一样。大约在清朝咸丰、道光年间,庵中还有副匾额曰:“河渚名蓝”不知谁氏题篆。首任住持如觉,字照空,钱塘人,姓徐,原拜正等庵奎公为师,剃度出家。出家后当行足僧,到处游历,遍访名山大师。他到过的地方有清凉山、峨眉山、洛伽山、鸡足山,以及湖南、广东等处。

    其访问的对象,除得道高僧外,还有颇具名望的辅宰大臣,这种游历,增加了他的学识,提高了他的觉悟,归来后,在法华坞遗址上扎一茅庵住下来。十六年中诵法华经5000余部,又历经五年,专修佛教忏法。奎公圆寂后,如觉法师移锡交芦庵,接替奎公为住持。明万历丙辰(公元1616)交六月,很恬静地坐化了。

    交芦庵香火很盛,环境清幽。庵中茶烟缭绕,连云带雾,溶浊连绵。四周水波荡漾,光摇碎影。渔鸥戏水,时没时浮,令人忘机得趣。吴本泰有菩萨蛮词曰:

    问津未解交芦喻,折芦人在芦中住。我欲叩三缘,来参解脱禅。茶烟接云际,天水俱摇曳。落照其悠悠,前汀双白鸥。

    华淑亦有访交芦庵一诗:

    三月气始齐,繁荫杂成片。

    摇摇舸首烟,柔风拂吾面。

    溯洄不一溪,一溪或数转。

    水狭仅容舠,登涉适其便。

    津津茶桑色,芦青百亩遍。

    庵各水中央,绿纹绕如线。

    拈花萃庭栏,亘外春山晏。

    门篱设不关,啼鸟参幽院。

    钟声历晴晖,静立机难荐。

    中流月半生,照我舟行倦。

    一庵复一庵,清光通天倩。

    清陈文述交芦庵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