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154、诸事可期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天时人事日相催, 冬至阳生春又来。

    展眼已是宣武七年。

    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 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

    过了雨水, 黛玉平平安安诞下一个女孩子。

    满府上下欢喜沸腾。

    商太后亲自替这孩子取名为慧, 笑道:“父母若此, 这孩子必是钟灵毓秀。”

    孙女平安落地, 商铎心中大定, 便上书皇上, 预备启程往江南去将养几年。

    皇上将这道折子暂且按下不批,只道:“舅舅再等些时日。”

    半月后,皇上于朝上提起立凌烟阁之事。

    凌烟阁乃是唐朝为纪念功臣而建的摆放有功臣画像的高阁。

    后世也多以凌烟阁代指官高爵显之人。所有朝臣都有“所希垂不朽,勋业在凌烟”之志向。

    如今皇帝要仿照旧唐重立凌烟阁, 可是件大事。

    皇帝发话, 下面自然是雷厉风行, 且辟出一间高阁并不是难事,皇城中有的是空置的阁楼。

    于是三日后, 凌烟阁就准备好了。

    重点在于,谁能有荣幸将自己的画像挂进去。

    意料情理之中,皇上“举贤不避亲”的将自己舅舅保宁公商铎率先挂了进去。

    并亲自写了理由当朝朗诵了一番。

    “……学问优长,气度端凝,精敏详瞻,悉当圣意, 有裨于政事勋业懋著……通识时变,勇于任事,奠安中夏,垂及五年,相臣任天下之重,履鼎贵之位,竖震世之勋……拜命之日,百官凛凛,各率其职,纪纲就理,朝廷肃然,其效固旦夕立见者也……为政五年,海内安宁,国富兵强……”

    皇上的小作文洋洋洒洒念了足足两盏茶的时间,期间还因为口渴暂停喝了一杯茶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:……

    饶是商铎这种颇为自信,平时也会自夸的人,都被皇上一大串夸奖之词念得面红耳赤,有些抬不起头来。

    除了商铎,便是吏部尚书站的离皇上最近,见皇上慷慨陈词,忍不住腹诽道:竖震世之勋?不知道的还以为保宁公开国了呢!

    不过当了五年的宰相,皇上夸的倒像是他建立了多少彪炳史册的功勋一般。

    从前他们觉得皇上偏心偏到了身子外头,现在看来,哪里是偏到了身外,简直是偏到了皇城外头!

    等皇上终于朗诵完小作文,商铎这跪下谢恩都跪麻了。

    皇上亲自步下将商铎扶起,半叹半笑道:“待画像挂入凌烟阁后,保宁公便可启程往江南去了。”

    商铎只觉得喉间热辣辣的:“臣,叩谢皇上隆恩。”

    待散朝后,谢羽册与商铎一同往皇城外走,因叹道:“得此圣恩殊宠,你更该往江南避避风头了。”

    商铎点头:“说来家中刚刚添了孙女,还有两个未定亲的儿子。我这离京到底不放心,只是不得不走了。”

    他退了宰相之位的几个月,皇上还是有事没事就叫他入宫去,跟从前没什么分别。

    多少人在背后骂他是隐相,这辞官不过是沽名钓誉,仍是外戚把持朝政。

    现在凌烟阁都挂上他的画像,更是不得不赶紧跑路。

    不然等到哪一日,皇上起了疑心,也觉得他独持国柄,器满而骄,那就跑都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想历来从龙之功者,若非早早退下,哪有得善终者!

    谢羽册颌首道:“子承虽年轻,却十分稳重。你离京后,我自然也会多加照料。”

    商铎拱拱手:“托赖你看顾我们家这几个孩子了。好在不出几个月,林如海也要回京复命,他们翁婿彼此也好有个帮衬。”

    说完又笑嘻嘻道:“也是你时运不济,要是去年打赢了闽地那一仗,今日凌烟阁中也该挂上你的画像了!”

    谢羽册:……

    商铎见他郁闷,这才笑道:“罢了,福祸相依。你这一败,从长远看,对太子有好处——皇上到底先是帝王再是父亲,太子母家军功太胜可不是什么好事——翎儿年轻,这一仗又胜的运气,倒不会令皇上太忌惮。”

    谢羽册深以为然,又道:“其实我们谢家也知道,你退的这样干脆,未尝不是为了太子考虑。”

    “令千金既然嫁入我们谢家,你爱女情切,自然也不会见太子身后势力太大而被皇上猜忌。这份情,我们谢家跟太子爷都会记下。”

    商铎哈哈一笑:“你们记下就好,来日要是亏待了我女儿,我可要打上你们承恩公府的门!”

    谢羽册也不禁笑了:“别人说这话只是说说,但我知道,你是干的出的。就为了你不堵谢家的门,我们府上也再不敢亏待令千金的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路说笑,走至皇城外。

    商铎忍不住回首凝视着皇城朱墙,万般感慨终究归于洒然一笑。

    宣武七年三月,商婵婵含泪送别了父母,顿时觉得偌大的保宁公府空荡荡的。

    且黛玉出了月后,便将家中一应事务接管过来,商婵婵更是闲极无事。

    于是更多了许多与谢翎写信的时光,信中琐事无所不谈,连小侄女学会抬头,都要写上一页纸。

    谢翎的回信也是无所不有,且总是在信纸间夹着一些闽地特有的小小干花,是他在巡视军队时亲手摘的。

    身边的副将也早见多了这位神色冷厉的少年将军,会在军营中,忽然顿住脚步,弯腰摘下路边一朵小花,放于荷包之中。

    时日久了,副将也敢跟谢翎玩笑两句,指了谢翎的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